今天隨口和人討論「卡片遊戲」,
說到某些卡片遊戲是一項燒鈔票的活動。
的確,某些卡片遊戲,尤其是大型街機台組的卡片遊戲,
金錢可以燒得很兇猛的,這個事實我很認同。
但有人卻說到一句,一句我不知第幾次聽到的理論︰
「這些別人去花錢買幾張最強的卡就可以贏你了﹗沒興趣。」
基本上每次一聽到我己沒有討論下去的意欲,
因為我知道,和這種無知的人最難討論……
喔﹗不好意思,玩卡片遊戲並不是一項人生必需的事。
所以,我收回「無知」二字。
因為說那種話的人,跟本不了解遊戲的本質,
只老是在抱怨別人的金錢力量和自己的失敗。
我敢肯定,我拿一套50元的牌,可以去贏這種人拿500元的套牌。
更加的是,之後掉轉相方的牌再玩,這種人都不會贏的。
因為這種人只有無限的各種藉口,並無其他。
「去花錢買幾張最強的卡就可以贏」這句的是非自有公論。
一個東西,之所以能成為遊戲,是因為他有「合理規則」。
拿卡片遊戲例,在眾卡片中多數有強有弱之分,
但「強牌 > 弱牌」這個不是真理。(除非你玩的是抽牌鬥大遊戲)
所謂強牌,只是指適合使用的場合多,普遍和相對較貴(因為大家都想用)。
但強牌最怕的很多時就是那些所謂的弱牌,
因為他們很少遇到,沒有為此有任何對策。
如果卡片遊戲中,真的有一張「最強的卡」,
這張卡大慨會叫作「一出即勝」的卡片,
一定會賣得很貴嗎?只有有錢人才能買到勝利嗎?
才不,因為才沒有人會買,因為你知道沒有人想去用,
因為你知道跟本不會有人想玩這個遊戲,
即使假設你擁有這張「必勝卡」,亦是一樣。原因呢?
原因是沒有遊戲的過程,很多這類人跟本忘了遊戲的本意。
遊戲的過程才是遊戲的根本,勝負只是一個規則而已。
英國哲學家赫伯特·斯賓塞(Herbert Spencer)對遊戲這個詞提出了定義,
是他對本能說的進一步補充。他認為︰
「人類在完成了維持和延續生命的主要任務之後,還有剩餘的精力存在,
這種剩餘的精力的發泄,就是遊戲。
遊戲本身並沒有功利目的,遊戲過程的本身就是遊戲的目的。」
對的,太陽沒有一日會繞著為某人而轉。
人生和遊戲一樣,不會每日每次都會拿好牌,佔優勢。
每人都應該試去享受弱勢的好處的,
拿弱牌輸掉了自己不會羞怯,對手亦不會面上沾光。
拿弱牌贏了,那種智慧的顯現和逆轉的豪爽,才是最高的報酬。
的確,很多卡片遊戲中,金錢是對勝負有所幫助是能排除的事實。
在外國的文章看過有玩家說,他可以用一百元加上自己的腦筋,
組出一副勝率超過75%的牌組,而如果他可以再為此花上二千元,
可以將勝率再提高10%,僅此而已。
所以玩家的腦筋才是最貴最強的卡片。
(但沒有遊戲腦筋的人不會明白的,這我理解。)
發洩完畢,以上。
我很便宜很弱嗎?這一切都全看主人的能力罷了。
Posted by
Odven
1 comments:
我覺得卡片遊戲本身規則也是一個重點,有些規則(尤其是官方故意設計的COMBO)確實會發生"某種套牌幾乎輸不了"的情況,當然廠商通常會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這種情況,並進行調整、修正或是限制,但是在一些常見的卡片遊戲中,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
Post a Comment